稀缺

TL;DR

心理上的稀缺与经济上的稀缺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因为资源的有限无法满足人们欲望的无限。欲望导致稀缺,稀缺引发竞争,竞争会让价值判断变的稀缺,价值判断的稀缺会导致我们忽略对任务自身价值的关注。因此我们需要稀缺的反面——余闲,余闲是对稀缺所产生的风险做对冲,让注意力集中在价值而非竞争。佛教认为不幸福的根源就是不满足,而不满足的根源就是稀缺,是欲望。


作者在书的开头便指出这里的稀缺并非经济学中的稀缺,而在我看来,两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两者都是稀缺。经济学中认为所有的「财货」都是稀缺的,所谓「财货」实际上就是对人来说有价值的物品,也称为「有用物」。因为人们需要财货,因此人们通常也倾向于拥有更多的财货来抵御风险,因为每个人都想要更多的财货,而现实世界中不存在「无穷」的财货,所以财货就会变得稀缺。而一旦人们对某个物品失去了需求,该物品也就不能被称之为财货,也就失去了稀缺性。

稀缺产生的原因是渴望和有限,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任何事物都会经历出生和消亡,也就意味着任何事物在特定的时间里面都是有限的。物品数量上的多和少并不构成稀缺,也就是说并非数量更少的物品其稀缺性就越大,构成稀缺还需要另外一种因素,也就是「欲望」。如果某个物品世界上仅有一个,但是没有任何人渴望拥有它,那么它不能构成稀缺;如果另一个物品虽然有 100 亿个,但是全世界每个人都想要用 10 个,那么 100 亿也是一种稀缺,它不满足全球 60 亿人的需求。稀缺性实际上是:

「渴望拥有的」-「实际拥有的」/ 「渴望拥有的」

如同经济学中的所有概念一样,稀缺也是相对的。同样的事物,对不同的人而言,其稀缺程度是不同的。稀缺主要取决的两个要素「渴望拥有的」和「实际拥有的」,每个人的这两个要素都是不同的,因此某个事物的稀缺性不可一概而论,即便是看上起全世界人民都需要的「钱」,虽然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稀缺的,但并非所有人。实际拥有的和渴望拥有的之间的差距越大,某个物品对于某个人来说,其稀缺性就越高。稀缺可以是多也可以是少。例如你想要每周健身 3 个小时,但实际上 1 个小时都不到,这就是渴望多而实际少;另一个例子是假如你的航班还有 1 个小时就起飞了,那么你渴望的是 30 分钟内赶到机场,但不巧遇上了堵车,实际上可能需要花费 1 个半小时的时间,这种就是渴望少而拥有多。

在本书中作者所提到的稀缺,是人们大脑带宽的稀缺,人们的大脑如同计算机一样,有着固定内存容量,当我们处理大量事物时会变的反应迟钝,每一项事物都会占用我们的大脑带宽,带宽对于人来说就是一种稀缺。我们期望得到更多的带宽。我其实并不认为作者在定义和解释「大脑带宽」这件事情上足够严谨,并且为了解释大脑带宽的稀缺而引入了大量的心理学中没有意义的名词,例如「管窥」「注意瞬脱」「前摄干扰」,其实这些心理学名词本身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你根本无法从字面上了解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但其实背后的道理很简单。专业术语的滥用是本书一大缺点,也正因为大量的专业术语的引入,本来很容易理解的事情在作者的言语中反而不容易理解了。

价值判断

我们的一生几乎都是在不断地选择中度过的,而选择通常我们都是在追求更高的「效益」。所谓「效益」在经济学中就是收入减去成本,而这里可以认为是价值与成本的比。价值高而成本低的事情效益也高,反之则是低效益的。可以说人生的每一次选择,我们都是在评估每个选项的效益。

在《价值篇》有提到过,价值和成本都是相对的,假如我们有四件事情要做,那么这里的价值和成本实际上就是在这四件事情相比较。在产品设计中,这种方法也被用到评估用户故事的故事点中,我们可以给定某一件事情 A 的价值为 1,成本也为 1,然后拿出第二事情 B 与之对比,如果 B 的价值更高,我们可以认为 B 的价值为 10,成本也是类似的方法,如果 B 的成本也更高,那么我们也认为成本为 10,至于为什么是 10 并不重要,我们只需要任何一个比 1 大的数字即可;然后再拿出第三件事情 C 来和 A 和 B 来做比较,如 C 的价值比 A 大但是比 B 小,那么我们可以认为 C 的价值为 5,成本也同样如此。这里的数字并没有绝对上的意义,只是相对而言,A,B,C 三件事情之间的重要程度不同。

这里的稀缺实际上是成本的稀缺。例如有个任务 A 需要完成,并且必须在明天就完成,但是做任务 A 至少需要两天,这就造成了时间上的稀缺。我们需要两天的时间来完成这个任务而实际上只有一天。如果我们所面临的全都是这样的任务,那自然会没有时间去评估每个任务的价值,只会专注于不断的想办法交付成本稀缺的任务。诚然,这种时间上的稀缺会让你想尽办法并尽可能的保持专注在这件事情,但这并没有意义,因为任务的价值比任务本身更重要。

如何解决稀缺

稀缺取决于两个要素,实际拥有的和渴望拥有的,那么解决稀缺实际上就是让实际拥有的等于或者大于渴望拥有的。解决的思路也就分为两种,要么降低让渴望,要么提升拥有,或者两者同时进行,而在实际作用中则需要具体分析。经济学中的「稀缺」会引起竞争,严重程度可能会引发战争。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市场和公司作为两种手段都是在解决资源稀缺的问题。

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意味着对整个人类而言,所拥有的石油总量时不可变更的,因此尽可能多的拥有石油引发了很多次战争,包括海湾战争1。那么和平解决石油稀缺的方案也就只有一种,那就是降低渴望得到的石油。如今电动车在全世界内的迅速发展就是一种人们寻求其他能源取代石油的体现。再比如我们渴望在飞机起飞前赶到机场,飞机的起飞时间和去往机场所需的时间是我们不可变更的,也就是说渴望拥有的时间是不可变更的,那么此时解决的方案就是尽可能的增加拥有的时间,例如提前两个小时去机场。

被忽视的余闲

与稀缺相对应的是余闲,余闲是实际有用的比渴望拥有的多出来的部分。例如你想要每周健身 3 个小时,但实际上是 5 个小时,那么多出来的 2 个小时就是余闲;你渴望 30 分钟赶到机场,但是你提前 2 个小时出发了,于是者多出来的 1 个半小时就是余闲。余闲实际上是对风险的对冲。去机场需要 30 分钟,但是一旦堵车可能需要 1 个半小时,那么提前 2 个小时作为应对堵车风险的对冲,依然能够保证在堵车时赶上航班。

需要多少余闲是一个概率学的问题。去机场需要 30 分钟,如果在上下班高峰期,一定会堵车,堵车就是 1 个小时,非上下班高峰几乎不堵车;如果是周末,则很可能随时发生堵车,而且周末彻底,堵车可能会需要 1 个半小时。那么 2 个小时的余闲则可以应付以上这些情况,但也有可能遇到极小的概率,比如道路坍塌等,这些事故可能直接导致车辆无法通往机场,但是这些非常小概率的事件通常会被忽略。而概率要多么的小才可以被忽略并没有标准答案,但我们或许可以从微积分中求 2.00013 的方法中获取一些灵感。

在《微积分的力量》中作者提到 2.0013 等于多少呢?结果很难看出,但是肯定大于 23,也就是大于 8。用公式表示就是: 2.001^3 = (2+0.001)^3 = 2^3 + 3*2^2*0.001 + 3*2*0.001^2 + 0.0001^3 = 8 + 0.012 + 0.000 006 + 0.000 000 001 相比较于 0.012,后面的 0.000 006 以及 0.000 000 001 对于结果的影响已经不是很大了,我们知道 2.0013 > 8,而 8 + 0.012 这样的结果其实已经满足,而且很接近我们需要结果,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忽略后面两者。也就是说在考虑余闲时,如果余闲已经足够应付大部分的意外发生,那么这种余闲就是充足的。要知道风险是不可能 100% 绝对避免的。

紧急但不重要的任务

前面我们提到价值和成本的相对性,从一个人的角度来看,不同的任务其价值和成本是不同的,如果我们从任务的角度去看,一个任务对不同的人来说其价值和成本也是不同的。例如让一个火箭工程师去做蛋糕的成本远远超过一个专业西点师傅,这点在《价值篇》中的相对竞争优势中也有提到。如果我们面临全都是这种成本稀缺而且价值不大的事情,那么这些事情可以交付给其他人去完成,在公司中,每个人所能发挥的价值都不同,如果你一直在做着远远低于你自身价值的事情对个人和公司来说都是一种浪费。而如果你发现没有更合适的人来帮你做这些事情,那么你可以考虑换一家公司了。

借用

借用是另外一种解决稀缺的方案,简单来说就是信用卡模式,借未来的时间/金钱来解决当下的稀缺问题,但通常情况下这都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案。人们往往会被眼前的虚假繁荣而迷惑,当你可以不断从未来借钱和时间的时候,往往会忘记承诺给未来的偿还。而一旦到期需要偿还借款时才会发现问题所在,造成更大的稀缺,除非通过借未来的时间和钱我们可以在短期内赚取更大的价值,这样的机会少之又少,而且收益越大意味着风险也越大,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尝试。


对人而言稀缺实际上是一种心态,称之为稀缺心态[[Scarcity Mindset]],这种心态同时也是不幸福的根本原因。《洞见》中有提到,不幸福实际上就是不满足,源自人们内心的欲望,而欲望实际上就是需求,欲望会产生稀缺。佛教解决欲望的问题就是不要有欲望,通过冥想来清晰的界定出哪些是「大脑」产生的欲望。不要跟随大脑的欲望,而是观察欲望,看看这些欲望到底从何而来,也让这些欲望自然消散。这与书中所提到的方法相同,冥想实际上就是在保障充足的余闲,认识到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从而让我们专注于价值而非任务本身。

2 维基百科:在许多军事冲突(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海湾战争)中占据石油来源是一个重要因素。


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