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E 框架:使用定量的方法来决定需求优先级
起初大家在定义优先级的时候是靠需求方老板的大小,而 RICE 则提供一种定量的方法,让需求更关注效果,通过预估效果和成本来定义优先级。
起初大家在定义优先级的时候是靠需求方老板的大小,而 RICE 则提供一种定量的方法,让需求更关注效果,通过预估效果和成本来定义优先级。
在互联网中人们所说的增长更多是说商业价值的增长,商业价值的增长来源于用户价值和用户数量的增长,两者的提升没有捷径很多经验可借鉴但不一定有效,一定要通过「科学方法」的实验来证明。
冷启动理论描述的是产品增长的生命周期,从解决产品/市场契合度到爆发点,再到飞速增长到天花板,然后进入防守构建护城河。处于不同阶段的产品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方法也不同。
我喜欢上海的自习车道,在晚风清凉的夜里人们三三两两的一起骑着车去某个地方。我也喜欢上海街边的小店,日料或者酒吧,或者藏在某个公寓里然人找不到入口的书店。
从本质上来看产品经理还是对用户负责,最终体现出来就是用户价值的提升,用户价值的提升相对也会提升「消费者盈余」,消费者盈余增加会鼓励用户参与交易,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
宇宙基于某种目的让物体都遵循最小作用量原理运动,这种运动也是概率上最可能发生的现象,但概率上最容易发生的并不代表就是我们想要的,概率让我们变得很懒,但我们的目的则是对抗懒。
我们需要一种媒介可以帮助记录流水一样的想法,并且从中建立起联系,大多数的笔记应用依然在如何将「块」状的笔记关联起来,然而思维是线性的,没有「块」的概念。
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市场的交易费用,降低交易费用对企业来说是有利(利润)可图的,可持续的利润是企业生存的基础,而利润由收益和成本决定,收益基于产品的价格,而价格是购买者对商品的价值判断。
歌单:城市,每座都有自己的样子,而真正令我们留恋的是生活在这里的人,这些羁绊关联起我们在城市里的所有回忆,所有那些我们认为最美好的时光,正因为无法回去从令人着迷。
但这一路下来,我突然开始改变了,开始认识不同的人,他们让我认识到或许生活不是那么糟糕。这些人将他们的信念寄托在明天和我身上。这种信念是指路的明灯,等待着希望来临。所以为了他们,我不能停下脚步。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朋友的依赖性也在降低,朋友之间没有法律或者什么强制性,也恰恰是因为没有强制性,困难时有朋友出现才会让这种看似松散的关系有其存在的必要。
护城河建立在企业对稀缺资源的所有权,因为稀缺的相对性和变化性,护城河也会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世界上不存在永恒的护城河,只有快速的适应市场的企业才能长久生存。
Salesforce 从 CRM 开始,alesforce 从最初「简单好用」的目标出发,开创了 SaaS 模式的先河,再到 force.com 开发者平台的推出,率先开创了 PaaS 模式,不知道接下来 Salesforce 又会开创什么新模式。
稀缺是因为资源的有限无法满足人们欲望的无限。欲望导致稀缺,稀缺导致专注于交付任务而忽略了任务价值。余闲是对稀缺所产生的风险做对冲,让注意力集中在价值而非竞争。
如果拯救人类需要牺牲一个 14 岁的小女孩,这样的人类是不值得被拯救的。
或许本作更想说明的是我们内心都是有恶的部分,但正常情况下这部会被我们正常的心智所压抑,而人们在成长中所经历的事情会慢慢的打破这种平衡,因此恶人必然可恶,但他们并非生来如此,每个人都是受害者。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苦的止息,趋向涅槃寂静。」苦源自不满足,不满足则源自人类自身的欲望,而欲望是人类自然进化的产物,这种产物在现代人类社会中反而会令人感到不快,而佛教就是教人们如何摆脱这种痛苦,其方法就是「冥想」。
文明是人类发展的体现,中国正处于通往科技文明的道路上,只要坚持自由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那么在大类资产的表现上还是会持续的增长。
分工解决了稀缺性的问题,并通过交易让价值最大化,但生产和交易的过程中会产生交易费用,降低交易费用的方式就是规模经济,而组织规模经济最好的方式就是公司。
我认为每一篇笔记实际上都是在解释一个概念,一个概念首先包括定义,然后是属性(从哪些角度理解)和方法(可以用来做什么)
本书中张磊描述了高瓴过去的投资理念和研究方式:把时间和信念投入能够长期产生价值的事情中,尽力学习最有效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标准,遵循第一性原理,永远探求真理。
作者在书中介绍了如何高效的学习数学,这种学习方法可以应用在任何学科。学习就是把新的知识固化为长期记忆,这并没有速成法,不过本书则介绍了一种较为轻松的方法。
最近发现这款 45 年前的编辑器原来才是最强大的 GTD 工具,作为开源软件它有着非常活跃的社区,插件更是数不胜数,强大到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操作系统来使用。
正如美国的设计师 Charles Eames 所说的「Eventually everything connects」产品、设计、开发、阅读等,都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描述事物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Huginn 是我常用的一个 IFTTT 工具,我用它基本上来当作 Telegram bot 的 Service,通过它提供的 Webhook 来接收 Telegram 消息然后做一些处理。